星空糖心天美mV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媒体金科 > 正文

金融创新加大支持科技型小微公司力度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作者:南京日报 责编: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 供稿时间:2021-02-03 10:20

(作者 刘永彪 吴敏)作为科技创新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的群体之一,科技型小微公司发展对南京高质量打造八大产业链具有重大意义。与众多小微公司类似,科技型小微公司同样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压力。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公司收入缩减,更是加剧了这一压力。因此,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型小微公司渡过“难关”,成为南京建设创新名城、打造八大产业链的关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南京财政金融政策加大了对科技型公司的扶持力度,对科技型公司的研发投入给予奖补,免收转贷基金费用并对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市科技局、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南京银行提供20亿元融资额度;成立市级科技创新基金天使投资联盟。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南京市成立了11家科技银行、24家科技小贷公司、3家科技保险公司、2家科技担保公司,并设立总规模达50亿元的市级科技创新基金。商业银行加快创新科技金融产物,先后推出“科技防疫贷”“抗疫贷”“同鑫贷”“复工贷”等产物。金融服务平台功能不断丰富,上线“宁创贷”“宁科投”、民营公司转贷互助基金、科技金融路演活动和“众创板”挂牌等系列产物/服务。

对照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和东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标准和要求,南京在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型小微公司方面仍有一些短板值得关注。比如,缺乏科技型小微公司认定标准。由于国家和省级缺乏针对科技型小微公司的认定标准,南京短期内难以出台比较匹配全市八大产业链发展的小微公司认定标准,不利于发挥政策定向扶持科技型小微公司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再如,财政支持落实力度有待加大。由于取消对科技公司贷款的贴息政策,目前财政对科技贷款的增量补贴与其他类型的小微公司相差仅为0.5%,风险代偿对科技型小微公司与其他公司没有差异,商业银行发放科技贷款的动力不足。科技金融产物供给仍需丰富。与全市丰富的金融产物和创新服务供给相比,科技金融服务高度依赖地方商业银行。政府基金引导效率还需提高。由于政策限制和绩效考核压力,国资背景创投基金对科技型小微公司的投资主要采用“明股实债”的投资模式,难以真正发挥政府基金的引导作用。

建议南京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型小微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是厘清认定标准提高财政支持的精准性。聚焦八大产业链市场主体结构和产业规律,重点面向软件信息、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等领域,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设置认定标准,并针对不同行业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小微公司制定差异化财政支持机制,提升财政支持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匹配度。

二是完善专项政策促进科技金融协调发展。出台专项激励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加大科技型小微公司支持力度,重点关注信贷规模、客户总数、户均余额及首贷户数等指标。引导科技保险公司与核心公司、优质平台和金融租赁等联动发展,重点面向科技型小微公司创新保险产物,支持搁&补尘辫;顿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

叁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金融科技赋能。囿于科技型小微公司户均贷款规模不大,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的产物创新是支持科技型小微公司发展的现实路径。设立金融科技赋能专项发展基金,通过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公共基础平台建设和共用大数据采购等投入,加快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创新面向科技型小微公司的金融产物,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对小微公司类金融产物创新的促进作用。

四是统筹政策扶持与市场配置联动机制。一方面,针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结构性冲击,适当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对冲科技型小微公司抗风险能力偏低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优化政府投入劣后资金的引导机制,对标国内一流城市优化豁免机制,发挥社会资本产业识别、市场把握和激励机制等综合优势,助推投资科技型小微公司。

摆本文为2020年度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青年)项目“后疫情时代南京市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型小微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驰叠20)研究成果。来源:南京智库成果专报闭

本文刊于2021年2月3日《南京日报》,链接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邮编: 211169